2-16岁孩子家庭邀请外国互惠生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

咨询微信

咨询微信
(0571)-8893-2850
新  闻

18/03/27

兴起的中国互惠生行业:共建互惠生教育价值 | 24届国际互惠生协会年会乐培发声

2018年3月17日至19日,乐培互惠生总经理Michael和入境项目招生官Joey参加了2018年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24届国际互惠生协会年会IAPA Annual Conference。3月19日进行的国家分论坛,Michael作为演讲嘉宾,参与了名为《互惠生新兴市场:中国的机遇和挑战》的专题讨论会。



微信图片_20180320162909_meitu_1.jpg

“万花丛中两点绿”就是乐培的CEO和招生官了!:P



下面是部分访谈内容收录和翻译(有删减):


主持人

赴华互惠生项目 (Au Pair China) 已经发展了几年,看到了什么样的一些变化,现在比较大的挑战是什么?


Michael

没错。互惠生项目在中国已经落地七八年。中国的家长从需要一个纯粹的住家外教(Live-in tutor),逐渐产生出更多元化的需求,比如对于英语以外的第二外语的偏好,对不同大洲、国家、文化背景的偏好,对于不同兴趣爱好、专业背景的偏好等。比如现在家长可能希望一个从西班牙来的互惠生能向孩子介绍西班牙火腿是怎么做的,或者能教孩子如何像Rafael Nadal一样打球,这种对于非英语国籍互惠生背后的文化背景,五年前在中国可能并没有那么被关注到。双向操作体量更大以后,配对呈现更加个性化的趋势。这其中如何管理双方的期望,从落地开始就碰撞出好的体验,我认为仍然是最大的挑张。



主持人

你认为出境互惠生项目的未来是怎样的?


Michael

中国青年对互惠生项目的了解程度还很低,有的(父母)仍有误解。仅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务院因私交流处代表在本届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赴美互惠生仅仅占到美国互惠生入境总人数的2.5%左右,而中国人在其他非移民访问类项目(J-1 Exchange Vistor Programs)比如赴美暑期实习打工(Summer Work and Travel)是25%以上。这个里面反映了出境项目在中国的普及程度的差异。欧美有很多目的地国家很有吸引力,也有比较健全的项目法规和成熟的公司操作,但是中国年轻人还不太了解。



主持人

赴华互惠生项目呢,那些来到中国的互惠生是怎样的一种人,未来如何?


Michael

来华互惠生的关键词包括了au pair和China,但是一般来到中国的互惠生都是先对中国产生强烈兴趣,我们称之为China-tie,然后才对互惠生项目发起兴趣。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互惠生技能和要求在中国并不是完全适用,比如对低龄孩子的看护(babysitting)。但是我们看到有很多之前来华旅行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浓重兴趣的,或者父母三十年前来过中国、而今希望儿女来中国体验这个东方国家的巨大变化的,还有很多亚裔、华裔的孩子,都是China-tie主导的生源来源。很多年轻人一提到来中国,亲朋好友都感到难以置信,还是太陌生、太不同,这一现象仍然需要时间改变。



主持人

我们希望全世界各地感兴趣向中国输送互惠生的同行机构了解什么信息?


Michael

我认为理解互惠生项目在中国的基础,是理解中国充满竞争的国际化教育浪潮,以及互惠生在中国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身份。崛起的中产阶级以上中国家庭每年支出年收入的10%甚至更多,用于孩子的教育。外语学习、接轨国际教育体制的双语、国际学校连同海外留学都呈现出完全低龄化的趋势。互惠生就是在这样情境下进入中国,并成为辅助中国家庭构建一个多元文化环境下浸润式学习(Immersive learning in an intercultural environment) 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


在如此高的家长期待背景下,找到合适的人和用合适的方法教育人(互惠生)同样重要。除了常规的面试、培训外,项目链条上的输送组织、面试官和家庭招募机构,应该通过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比如,让互惠生懂得使用什么样适合孩子年龄、性格特点的游戏方案(如果是低龄孩子给他们提供一整套游戏道具);由专业导师提供关于和孩子沟通时的心理建设、出现问题时的疏导的定期咨询机制;组织新鲜、好玩的教育活动,让一群互惠生和孩子(家长)形成社群学习;提供更多阅读绘本、多媒体化的素材让互惠生有更多陪伴孩子进行外语阅读的内容等等。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家长参与进来,帮助互惠生了解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家长,互惠生,相关链条机构组成了一个共同关注、挖掘互惠生项目的教育价值的利益共同体。



微信图片_20180320163735.jpg